返回首页
您还没有登录!   登录 | 免费注册 | 搜索 |
畔槑茶舍
  文章
轉半閑兄《茶舍夜話》連載——(四)三家小議

前一篇 转半闲兄的《茶舍夜话》(连载) 新一篇 轉半閑兄《茶舍夜話》——(五)河豚、斷腸草、茶

(四)三家小议


  在一个不太热的夜晚,窗外的小雨点随晚风飘逸,化作一阵阵的濡润清凉。大凡遇到这样的气候,总是唤醒我的某种莫名的预期。

  果然,茶舍里又出现了那种神秘的茶香,若隐若现,似梅似兰。我再一次证实了多年的观察,每当遇上清凉濡润的夜晚,茶家寨的茶品,都会出现这种奇特的茶香。虽然,曾有采茶女神的故事在大山里流传,但理性让我更相信这是缘于某种物质的,来之于自然的真茶香。

  正当我独自细品这神秘的茶香的时候,几位茶界的大家鱼贯而入。走在前面的是老朋友,十多年前的旧同事。是个热情奔放的社会活动家。擅长策划。要是搁在春秋,没准会是个纵横家。可惜搁在当下,估摸着最大成就,也就是个玩家。一个快乐玩家。逮着啥时尚就玩啥。从渔猎自驾行天下,到高球爵士洋酒吧;从古钱邮票青铜器,到股票红酒普洱茶。早些年听说他在搞茶文化。最近他听说我有个茶舍,就热情地要介绍我见识见识他的好友,两位茶界高人。其中一位是茶收藏家,另一位年长一些的是茶鉴赏家。两位的年纪估摸着也在古稀之年了。只见一个个体态轻盈,满脸健康。大家一一坐定,竟几乎异口同声说道:“真香。”

  我的心里一阵悸动,奇了,我还在为刚才忽隐忽现的那阵幽香悄然逝去而纳闷,这几个人竟然如此敏感?

  鉴赏家猜到了我那一脸诧异,说道:“半闲老弟,你是久居茶室不闻其香。”环顾了四周,接着道:“与之俱化矣!·······茶缘、福缘。”

  收藏家显然对香气的来源更感兴趣。莫非是你满屋花梨家具与某种山野之茶混合出了奇香?说着,沿着我的茶柜茶桌等家具走了一趟。站定在茶家寨专柜前说道:“哦,香源在这儿。”

  玩家发话了:“哪有你俩说得玄乎。我这半闲兄隐退江湖十余年,也不知修了啥道道还是中了哪门子邪,竟敢在茶行情崩盘时节,逆境开市?”然后笑着对我说:“老哥,别卖关子了,快说说你这店不店,馆不馆的,这究竟玩的是哪出戏啊?”

  听那玩家的话锋,大有替我过往的兴衰史作总结报告之势。我赶紧打断他的话:“嗨!小小茶舍,一览无遗,还能卖什么关子”,连忙给几位上茶“都年过半百了,早就知天命啦,还折腾个啥?过去的事,都过去了,还提他作什么,现在做的是吃饭、屙屎、睡觉、喝茶、饮酒、发呆,也够忙乎的啦!”

  这一晚的谈资,比饮的茶还浓。都是经历丰富的过来人,又是喜欢直言不讳的友人。正所谓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。虽时有各持己见,却常能和而不同。所以能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。不知不觉中,竟开了我五种茶家寨茶饼,分别是07正春,07谷花,08云雾明前春芽,5181凤饼和6191凤饼。

  若将他们对茶家寨茶品的见解作一番归纳,不难看到,茶家寨茶品的问世,给欣赏她而又喜欢独立思考的人,平添了更多的未知数。当然,这未知数的大小,多寡,常取决于体验者对世间事物的认知慧根,或那条慧根所赖以生存的培养基上。至少也取决于体验者的学养和兴趣上。

  玩家的评价来得最快而且直接:“以茶家寨原生态这几个字作为噱头,是个好意念。可惜该公司规模大小、在业界几乎毫无知名度。仅仅三百余亩茶山,折腾不了大气候。再说又不愿花几个小钱,请几位名家名嘴给你们练练摊,吆喝吆喝。纵使你造出玉液琼浆,也难登大雅之堂。”说得来劲了,一口茶都没来得及咽下,紧接着又说:“你们原生态的理想固然好,不过理想归理想,现实归现实。现如今,谁都可说自己卖的茶是原生态产地,难不成你每销一饼茶,还得付出一张茶家寨原生态DVD不成?”在品尝了所开的五种茶后,一边为这茶的品质叫好,一边还是再丢下几句挺令人泄气的话:“今晚喝的几种茶,就品质而言无疑是难得的好茶,可你们却不好好卖茶,反倒痴情于嚷嚷着立法保护环境呀,恢复原生态啊,什么儒呀道呀的茶文化。你们这叫错位!这都是政府的事,犯得着你们在那儿瞎操心。如今就是立法都不得不看财大气粗者的脸色,都不得不追求财富与利益的最大化。就你们这些唐吉珂德们,再怎么叫阵都行,但人家还不是山照挖,树照伐?你告诉我,现在还有那一条大河中河是完整的,有那一座山是没被挖过的?”

  玩家就是玩家,多是入世之人。对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之道,有比茶更多的体验,说出的话来,的确是掷地有声。

  再听听收藏家话里,却是另外一种含意。接过了玩家的话茬笑道:“哈哈,妙就妙在只有三百余亩茶山,妙就妙在他山照挖,树照伐。这样一来,真正的原生态茶品势必日益稀罕,像茶家寨这类的天然茶品,肯定越来越少。何况刚才喝了五种风格各异,品格相同的茶,的确别具特色。所谓特色,就恰恰在那一点相同的品格之中。那就是新茶也能做到青涩除而果香存。堪称极品。可见制作技术的精良。试喝的05年茶,却显示出的相当惊人的陈化速度。可见此茶不仅生态良好,制茶工艺也不错。总归说起来有三点,一是生长环境好,二是栽培采集到位,三是制作工艺高明。此类茶,正是收藏茶者当先看重的。所谓物以稀为贵嘛。可惜,公司形象、影响力、名气都不理想,其未来的升值潜力,必将大打折扣。不过若只为自己品饮,倒也可以考虑藏他一些。”

  收藏家就是收藏家,收藏的就是价值预期。说出来的话,都离不开观念的准则:升值或者贬值,再加上老琢磨着如何让升值者更升值。有趣!有趣!

  鉴赏家比较木讷。只顾自冲自泡,自斟自饮,未了,说出了一些颇具见地的见解:“此茶乃茶人之茶,绝非市面上的公司之茶可比。其香气内敛而不张扬,其味道厚重而不乖巧。不霸道,不媚俗。能对得住甘和醇厚四个字。众所周知,青涩气味,乃茶之先天秉赋,不除则难以入品类,尽除则天生气味皆失,故历来为茶人之两难命题。今观茶家寨之茶品,在与青涩气味的控制上相当出色,似对青涩之气的除与不尽除之间,找到了平衡点,是故气味中和厚重,实属难能可贵,堪称上品普洱茶。从此茶之品性看,必出自高纬度高海拔的大山之中,故茶性能远苦寒而近甘平。其纯正的杂果香气,丰富的溶解物质,足证此品非凤庆一带大山莫属。”

  鉴赏家就是鉴赏家,品味就是与众不同,尤其对茶性因环境而异,气味因工艺而立废存之论,不禁令人击节叫好。

  综观几位评说,可见茶玩家重名,茶收藏家重利,茶鉴赏家重艺,各自都有独立见地,足以引人深思。不过相比之下,我对鉴赏家关于废青涩,存茶香之论,深感震撼。

  关于废青涩,存茶香。我也曾听量山茶人说过,他用功之处,尽在于此。并说过,若非亲临现场且用心领悟制作技艺之人,断不知此论。可见眼前这位鉴赏家,绝非人云亦云的等闲之辈。

  一片小小茶叶里,就是纯天然的秉赋品性,竟也如此良莠不齐。若青涩气味是不良分子,甘香气味,便是优秀分子,而优秀分子原本竟混迹在不良分子之中。或者相反,是不良分子寄生出于优秀分子之中。他们的孰轻孰重,他们在茶叶中所占据的表现舞台自由度,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影响、相互渗透、相互转化等相互作用,便是决定这片茶叶的品质关键所在。而解决之道,在于遵守自然法则,其一是茶的生长环境,栽培条件,其二是采集时机和制作工艺。是否能够顺应自然规律。

  鉴赏家见我对此题颇感兴趣,便进一步告诉我他的一些经验之谈:“高山烁壤,植被丰厚,云蒸雾绕,加之不施化肥农药除草剂,这样的生态环境下,再加上采集适时,茶叶的青涩气味就少。而制作工艺中杀青(或晒青)而不留火气,揉捻而不留水迹(茶叶本身的水分,绝非后人泼上的水),全在于其间用风之妙(包括萎凋、摊晾)。说得简单一点,就是天、地和人的共同作用,是否臻于完美。以工艺而言,无非就是水、火、风的合理开发和运用。”  

  这使我想茶圣陆羽在《茶经》里留下的名言:“坎上巽下离中央,体均五行祛百疾。”按《周易》定义:坎为水,离为火,巽为风也。古人说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这种以至少是三维的相互制约关系来制定一切法度的智慧,的确高明。至少比平面的二维象征性平衡(平等)的思维先进而且有效。以此法度用于制茶,则茶质活性必然生生不灭。因为三维制衡,让茶叶里蕴藏的活性物质获得更大的自由度,更小的溢出(失控)度。

  制茶倘若如此。若借以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又将如何?


2009-08-09 20:29:51 |  浏览 (1509) |  分类:茶舍夜話 |  收藏 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