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 茶舍的由来
天下之大,喝茶的地方越来越多,茶品之多,可让人钟情的好茶却越来越少。
在茶楼里喝茶,多半只有两种,要么是一股子霉味的“陈年普洱”,要么,就是杂陈着劣质香水“三绿观音”。纵使在仅存的几家百年老号茶楼里,也不例外。据说,食品的标准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。
所以,粤菜的百年老号以“剁椒鱼头”为招牌菜也不足为怪了。君不见,当年的茶楼都改称酒楼了。
在茶艺馆喝茶,却又是另一番景象。这山那山的,红红绿绿的商标令人炫目,茶艺小姐的冲泡表演,从服饰到动作都是国标。多逛几家茶艺馆,仿佛令人回到了八个样板戏时代。当然样板戏也总归是戏,是戏就有艺术。只是每每想去喝茶,却不得不有被灌输的感觉,若以为是观艺,那千篇一律的样板戏,偶尔观之尚可入目。再三观之,便无趣了。况且还要为灌输了许多无趣而付账不菲。这也难怪眼下,红酒市场比酒还红火了。
躲在家中喝茶,倒还算清净,随心所欲,若约上三五茶友,品茶论道也十分惬意。若一家子成员众多,并非人人喜茶,家中成员的生活作息也各有不同。耽久了多有不便,若喝兴方艾而告辞,又觉不爽。何况茶香通窍,茶汤润舌,茶水落肚,谈资横流。本无意家长里短,却不慎咬了舌头。真个是说者无意,听者有心,不经意捅个马蜂窝什么的还浑然不觉。可见,茶从口入,竟也有祸从口出的,不独酒也。
于是,与众茶友合计,取一公共而清静之地,结一茶舍,既可修慎独之功,亦可应茶友小聚之需。远离茶楼之喧闹,茶艺馆之做作,亦无须为劣质之茶品买不菲之帐单。不料此念一出,众茶友欢喜,有百科全书、京剧票友“姑奶奶”赐名“畔槑茶舍”;更有琴剑诗书画五项全能的“云游”大师赐联“悠然可道非常道,妙哉长闲似半闲”。以及茶家寨主“量山茶人”授以茶家寨茶品广东代理权,和那雅茗居茶仙“云萱”许以茶家寨专栏作茶友交流平台。于是,这畔槑茶舍便在阿菊送来的古琴和她与师弟妹的一曲“流水”中,徐徐掀开了面纱。